(讲道德有品行的手抄报)讲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道德和行为要求共产党员做到知行合一。那么你对道德和品行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关于什么是道德和道义,由学习边肖汇编而成。希望你喜欢!
什么是道德和品行?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品德与品行”强调的是合格的品德,即要明德行、守公德、严私德,继承党的
道德的含义和本质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形式,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为依托,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变化。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和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道德占主导地位,在社会先进分子中也体现为共产主义道德;同时,一些社会成员的思想中还存在封建社会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的成分。一般来说,道德可以分为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客观地说,是指一定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包括道德标准和规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中。主观方面是指个人的道德意识和实践,包括道德信仰、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道德的主要社会功能是通过建立一定的善恶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道德的主要价值目标是实现个体人格的完善,通过对良好价值理想的自觉实践来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人格的升华。
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公民道德规范。
共产党员是社会公民的一员,因此,首先,我们应该在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方面做出表率。2001年,中央发布实施《公民道德纲要》,这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性文件。在此基础上,自建党以来,它不断发展和凝聚,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家庭美德规范构成,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公民的基本道德标准是“爱国守法、礼貌诚信、团结友善、勤奋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既体现了先进道德和广泛道德的统一,又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道德的统一。“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最重要的道德义务;“礼义廉耻”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标准;“团结友爱”是公民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基本准则;“勤政自强”是公民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的道德标准;“敬业”是公民对待职业活动的道德标准。
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礼貌要求人们互相尊重;助人为乐需要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爱护公共财产,需要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保护环境需要强化生态伦理观念;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平公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是所有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员工与客户、职业与员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爱岗敬业是对职业责任和荣誉的深刻理解。无论做什么工作,什么劳动,都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辞辛苦。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公平是指对人对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推崇的职业道德;服务群众,就是要时刻牢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群众的人格和尊严,千方百计方便群众;奉献社会,就是基于自己的职责,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
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夫妻关系、老少关系、邻里关系。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重要规范。维护男女平等的美德,既要反对“大男子主义”,又要反对“独裁夫人”或“妻管严”;夫妻之间的和谐和相互尊重是建立幸福家庭生活的关键;勤俭节约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流传最久的美德之一。我们应该提倡和发扬朴素、善良、节俭和艰苦奋斗的美德。邻里团结,互相尊重,礼貌相待,互谅互让,互相帮助,互相帮助,才能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
在下一页,有更多关于“什么是道德和行为”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